不少人觉得帕金森病就是“手抖”,只要止住颤就算治好了。其实这是误区——临床上很多患者盲目用猛药止颤,结果越治越僵,连筷子都握不住。
“治帕金森就像解绳结,得顺着纹路拆,硬拽只会越缠越紧。”这是盛大夫常挂在嘴边的话。
67岁的陈阿姨就踩过这样的坑。她患帕金森两年,右手抖得端不住碗,吃了一年止颤药,手抖轻了些,可左手却开始发僵,穿衣服要老伴帮着拽袖子,夜里睡觉腿像灌了铅,翻个身都费劲。“有次孙子让我抱,我胳膊僵得弯不过来,孩子当场就哭了。”陈阿姨红着眼圈说。
盛大夫接诊时,先让陈阿姨抬抬胳膊、伸伸腿,又仔细看了舌苔、把了脉。“您这舌头紫暗,苔白腻,脉沉涩,是痰湿夹瘀血堵了筋脉。”他指着诊室墙上的经络图说,“手抖是表象,痰湿像泥浆糊住了经络,气血走不动,筋骨才会僵。光止颤不化淤,就像给生锈的门轴涂颜料,看着亮堂,门照样转不动。”
根据陈阿姨的情况,盛大夫开出除颤祛拘汤加减方:
- 基础方: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解决手抖;
- 加苍术、茯苓:像“海绵”一样吸走痰湿;
- 添桃仁、红花:好比“小刷子”,刷通瘀血堵住的经络;
- 再放木瓜、伸筋草:帮僵硬的筋脉“松绑”。
“一天两次,早晚温服”盛大夫特意叮嘱。
喝药1个月,陈阿姨说夜里腿没那么沉了;2个月后,左手能慢慢举到胸前;3个月复诊时,她竟能自己端着茶杯喝水,洒出来的水少了大半。“上周我还包了饺子,虽然慢,但能捏出褶了!”陈阿姨笑得眼角起了皱纹。
最后盛大夫提醒:
1. 除颤祛拘汤是“通用模板”,得按体质加减,千万别照方抓药;
2. 每天用陈皮、生姜煮水喝,能帮着化痰湿;
3. 家属多帮患者按揉胳膊腿,从手腕往肩膀推,每天5分钟,比吃药还助气血流通。
“帕金森就像老槐树生了虫,得慢慢除,急不得。”盛大夫的话,让诊室里的患者都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