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闻言 上饶百事窗
“咔哧——”一声脆响,金黄透亮的红薯片在齿间碎裂,清甜的薯香混着淡淡的焦香瞬间铺满味蕾,这是无数网友和市民对张隆标手工油炸红薯片的第一印象。
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镇人,将家乡田间常见的红薯,变成了让人“吃了就停不下来”的美味,也炸出了一条带着乡土温度的致富路。
樟村镇的红薯,是刻在张隆标骨子里的家乡记忆。“小时候家里种满红薯,蒸着吃、煮着吃,总觉得不过瘾。”谈及研发初衷,张隆标眼中满是对乡土的眷恋。近年来,看着家乡特产藏于深巷、少人知晓,他心里渐渐有了个念头:能不能让普通的红薯换个模样,走出大山?
带着这份执念,张隆标一头扎进了红薯片的研发里。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干制红薯片,他坚持用樟村镇新鲜出土的红薯做原料——清晨从田间摘下带着露水的红薯,手工去皮、切片,确保每一片都薄厚均匀;调配专属的油温,把控精准的油炸时间,既要锁住红薯本身的清甜,又要炸出酥脆的口感。无数个日夜,他在自家小厨房里反复试验,炸废的红薯片装了满满几大筐,手上也被热油烫出了不少细小的疤痕。
“第一次成功炸出满意的薯片时,我让邻居们都来尝,大家吃完都问‘在哪儿买的,下次还想吃’。”回忆起最初的认可,张隆标的笑容里满是自豪。
这份带着“家的味道”的红薯片,很快通过邻里相传、网友分享火了起来——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薯片的照片,配文“家乡的味道,一口就想家”;周边市民专程驱车来到樟村镇,只为带走几袋新鲜出炉的薯片;订单从线上涌来,甚至有外地客商主动联系,希望能长期合作。
如今,张隆标的红薯片不仅成了樟村镇的“网红特产”,更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红薯种植热情。“以前红薯卖不上价,现在跟着张师傅种,销路不用愁,收入也多了。”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一片小小的红薯片,串联起了农户的生计与食客的乡愁,也让张隆标更加坚定了初心:“我就是个普通的樟村人,只想把家乡的好东西做出来、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玉山樟村,爱上这口家乡味。”
张隆标优化包装、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这口脆香的薯片走得更远。而在他的心里,始终不变的,是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和对这份“老味道”的坚守——因为他知道,这小小的红薯片里,装着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无数人对家乡最深的牵挂。
上一篇:NBA|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涉嫌非法赌博被逮捕 可能影响执教生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