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这也许是每个人小学时候就会背诵的人物词条。然而,真正有幸观看过老舍话剧作品的人,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上个周末,在上海城市剧院,老舍最经典的话剧之一,《茶馆》专属版如期上演,白相哥哥有幸到了现场,一饱眼福、一探究竟。
《茶馆》无疑是国内话剧艺术的高峰,是“三一律”话剧的扛鼎制作。老舍以其瑰丽的构思和笔法,在同一场景,通过几代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了晚清到解放前50年波谲云诡的时代变迁。1958年3月29日,话剧《茶馆》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公演,于是之、蓝天野、郑榕等老艺术家的创作堪称一代经典。
剧中,圆滑却困顿的茶馆老板王利发、满怀理想却生不逢时的实业家秦二爷、提笼架鸟却刚正不阿的八旗子弟常四爷、还有唯利是图的公差、贩卖人口的地痞、厚颜无耻的反动会道门,乱世众生相在方寸茶馆间交织着嬉笑怒骂、时代悲歌。
珠玉在前,经典不老,惊喜加入,创新更有味
“正是因为脍炙人口,挑战经典一定会有压力,但挑战也让人兴奋”,此番剧目的出品方北京老城门剧团艺术总监、出品人高子扬告诉白相哥哥。此次排演的《茶馆》之所以定名为专属版,因为他们的创作在力求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也在顺应当下时代,进行了许多推陈出新。
的确,白相哥哥现场观剧的体验依旧是惊喜连连,大幕拉开,细致到位的布景中,纯正的老北京市井风情扑面而来,演员们一招一式鲜活自然、不失底蕴。同时白相哥哥注意到,相比老版《茶馆》,专属版时长上缩短了大约10分钟,节奏更加紧凑,转场别有韵味、丝滑流畅。
特别是结尾主角的宿命结局,团队的创新处理,既让人眼前一亮,也让现场无不鼻头一酸,真正彰显了主创对剧情人物的深刻理解。
地道京味儿剧团,选角依旧众里寻他,创作好比通关
据了解,北京老城门剧团是成长在北京的专业演出团队,把握京味儿大戏优势明显。再加上国家一级编剧、导演房蔚的加盟,为剧目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但是即便如此,为了完美呈现,这一轮选角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特别是主角王利发的选定,历经20多人面试,最终才找到了心仪的王掌柜。效果验证,磨刀没有耽误砍柴的功夫。
此外,此番剧中的女性角色感觉尤为出彩,卖给太监做妻的苦命人康婆婆倔强中有一丝泼辣,凶横乖张的“三皇道娘娘”庞四奶奶面容姣好却演出了狠毒霸道。
聊及创作过程,高子扬表示,年轻演员感受剧情中时代内核以及融入现代表现方式的细节推敲,是最关键的难点,许多情节经过了反复斟酌,这一过程犹如闯关。
上海首演选在闵行,因为开放气质,因为观众素养
高子扬还告诉白相哥哥,类似《茶馆》这样的底蕴大戏,以往很少有民营剧团去排演,因此观众能够欣赏的机会就势必稀缺,此次花了如此大精力和投入排演这样的大戏,很重要的一个初衷就是想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我们本土舞台剧的高峰。
至于为何选择上海首演落地闵行,走进保利上海城市剧院,高子扬坦言,因为这里对于艺术开放包容的气质。他告诉我,正因为是改编经典,最初安排演出遇到了不小阻力。不少剧场担心扑街,不敢冒险。但是,城市剧院对接中毫不犹豫,安排了场次。事实证明,闵行居民的对于好剧落地、那必有反响。原本两场演出,因为购票火爆,不得不加演一场。如今,该剧已经定档在70个城市演出。
让白相哥哥尤为感动的是,在谢幕环节,全体演职员和所有观众一同致敬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高子扬还透露,接下来,老城门剧团已经在酝酿下一轮经典剧目的排演。到时有机会依然会选择走进闵行,走入城市剧院与闵行观众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