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群山叠翠,茶香氤氲。在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的乾元茶场,江苏省宜兴市女企业家商会会长、江苏乾元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卓敏正在查看茶芽长势。这些比江苏省内其他茶园早15至20天萌发的“黄金蕊”,不仅见证了一位女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更承载着她扎根乡土、反哺乡村的深厚情怀。
2011年,汤卓敏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从经营酒厂、纺织厂的个体经营者,到茶行业的“门外汉”,让她与这片茶山结下不解之缘。
从“被质疑”到“茶专家”的蜕变
初入茶行业,困难接踵而至。因不了解茶叶易吸味的特性,她被制茶师傅请出车间,因不熟悉行业规则,她在经营中处处碰壁。
面对双重压力,这位江南女子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她拜原茶场场长宗才芝为师,立下“要让乾元茶场在宜兴茶界占有一席之地”的誓言,从零开始学习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她坚持茶园进行“全人工”拔草、“物理化”杀虫,严格按绿色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只为守护茶叶的“原汁原味”。
在深入了解市场后,汤卓敏发现当时的宜兴茶市场存在一个空白:红茶仅被视为绿茶的副产品,主要用于养壶。她敏锐地意识到:“有壶的地方就会有茶,但绿茶不适合用紫砂壶冲泡,为什么不能用本地的红茶来配宜兴紫砂壶呢?”
为此,她聘请茶叶专家、更新茶树品种、改造茶园设施,将红茶产品细分为四个等级,坚持高品质策略。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老茶场焕发新生,年销售额从500万元跃升至1200多万元。回顾这段历程,她自豪地说:“如今宜兴红茶产业的发展,我就是开创者。”
以感恩文化滋养品牌内涵
2012年,汤卓敏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投入400万元进行品牌战略规划,确立“感恩天感恩地感恩您”的品牌理念。她将感恩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每售出一斤茶叶,就捐出十元钱给慈善机构;连续十年举办“第一罐早春茶”慈善拍卖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纳入乾红公益基金,用于帮扶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
这种感恩文化也延伸至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她创新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三方联动机制,通过保底收购、技术培训和灵活用工等方式,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民增收致富。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汤卓敏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非遗制茶体验、围炉煮茶、茶园旅拍等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乾元茶业接待游客已超1万人次,仅一季度茶旅综合收入就突破750万元。
与此同时,她积极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乌米饭深加工,创新开发出乌米月饼、粽子、锅巴等多款网红产品,创造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如今,乾红茶业已拥有茶山基地约6200亩,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1个省份54个市。
在新时代展现巾帼担当
2018年,作为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汤卓敏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这场盛会。“党和国家给予我们很大希望,也赋予我们更多责任与担当。”参会经历让她深感使命在肩。她将企业发展目标凝练为:振兴江苏茶品牌、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三产融合、致富一方百姓。
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太华镇茶园面积现已发展到1.5万亩,茶企50余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5.1亿元。如今的乾元村,早已从昔日的偏僻山村蜕变为“溪谷田园、康养福地”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十五载春华秋实,一片茶叶见证了一位女企业家的成长蜕变,也记录下新时代企业家扎根乡土、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在太华镇的青山绿水间,汤卓敏正用一片茶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芳华,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