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入门的茶友在选购茶叶时,经常会发现茶叶上面有一层细小的绒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它的专业名字叫茶毫。
1、茶毫从何而来?
)
茶毫是茶树嫩芽叶上自然生长的细密绒毛。
在茶叶生长过程中,这些绒毛可以保护嫩芽,既能抵御低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随着叶片成熟,绒毛会逐渐脱落,所以老叶上基本看不到茶毫的痕迹。
2、茶毫越多越好?
)
茶毫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的嫩度。
一般来说,越嫩的芽叶,茶毫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优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白毫银针等,都以“毫多”为亮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茶毫越多,茶叶品质就一定越好,不同茶类对茶毫的要求不尽相同: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部分绿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红茶(如显金毫的滇红、金骏眉)。
这些茶要么追求鲜爽口感,要么依赖毫香提升风味。比如白毫银针,银毫密布不仅外形雅致,更能让茶汤鲜醇甘甜;滇红的“金毫”则是其风味与等级的体现。
乌龙茶(如大红袍、肉桂)、普洱茶、黑茶。
它们通常以“开面叶”为原料,这些茶叶相对粗老,太嫩反而做不出来其独特风味。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的做青、揉捻工艺中,茶毫会大量脱落。因此,成品茶中茶毫不显,但这正是其独特风味形成的基础。
3、茶毫与茶汤
)
茶毫富含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等物质,能提升茶汤的鲜爽度和香气,形成独特的“毫香”。
冲泡时,部分茶毫会脱落并悬浮在茶汤中,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茶汤会略显浑浊,这并不是茶叶不干净,而是茶毫所致。
茶毫是茶叶的“天然名片”,它能反映原料嫩度和部分风味特点,但绝不是判断品质的唯一标准。一款好茶的诞生,是品种、产地、工艺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然,泡茶时观察茶叶的茶毫在水中缓缓舒展,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众多好茶
汇聚于
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
欢迎广大茶友前来品饮
)
)
聚焦茶人茶事,服务产业经济
传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识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