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 浩
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拉近人与自然的纽带,独居闹市之中,人便偏离了大自然,泡一杯茶,望着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开来,想着山中的茶树,不觉人就置换到青青茶园之中,就这么,人与自然就亲近了起来。
人们喜欢茶,植物新鲜的叶片,还有各色的花等等,似乎都可以被制作成茶,让舌尖去感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为生活增添一份天然趣味。
深山中,生有野茶树,老农进山,口渴了,便采集野茶树的叶子,用陶罐接山泉水,石块垒灶,山中干柴到处都是,捡来一抱,生火煮水,水烧开了,端下陶罐,把采来的野茶叶放在余烬的火上翻烤,之后,捡拾到手中揉搓成团,用山泉水冲洗干净,放入陶罐里,再把陶罐放到灶上,加火煎茶,茶叶在沸水中翻滚着,茶香随着水雾氤氲开去,让人神清气爽,熄灭柴火,余烬中挑几节火炭放入茶水中,让火炭吸附茶水中的有毒物质,生活的经验远远比科学更先知,那时,老农根本不知道活性炭这回事,经验却告诉了他们。
茶水煮好了,倒入碗中,第一碗茶,老农是不喝的,洒在山地上,以敬天地,倒上第二碗,喝之前,依然要倒掉一点,敬先人,这些完成之后,自己才开始痛饮。
茶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大礼,柳叶、石榴叶、桑芽、竹叶、银杏叶,菊花、玫瑰花等等,都可以制作成茶。
儿时,院中有棵石榴树,夏日里,奶奶都会用石榴叶泡茶给我们喝,说是去火,那时,小孩子在外边疯玩,基本上是赤着脚的,夏日阳光烈,地都是烫烫的,每天光着脚在路上跑,久而久之,人就会上火,通常表现在眼睛上,眼红目赤,大自然真的是奇妙,每一物种的存在,似乎都大有深意,就像夏日的石榴叶,用它泡茶可以去夏火。
石榴叶泡茶,茶汤橘黄,入口有清香,不像柳叶泡的茶,微苦,石榴叶茶,好看又好喝,讨小孩子喜欢,秋日的菊花茶在水中缓缓绽放,金黄夺目,即便不喝,留着观看,也十分赏心。
家乡是银杏的产地,银杏茶成了家乡的土特产,银杏叶中富含银杏酮,常饮银杏茶对心血管大有裨益,银杏茶用8月份的银杏叶炒制而成,茶汤金黄明亮,银杏树,有着活化石的美誉,银杏茶,在茶家族中,应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明传承的国度里,似乎什么都可以当茶,姜片可以泡姜茶,在云贵川湘一带,把炒制的小粮食与茶叶一起,用木棒擂,俗称擂茶,可以充饥,无独有偶,家乡有种早点,曰油茶。
其实,茶从出现的那天起,它的内涵就被人们充分地拓展、发挥,有时,不仅仅是为了生津止渴。
人走茶凉,茶凉了,人心也冷了,说的是世异时移,人心的变化。以茶代酒,表达了朋友间不拘形式的内心认同。
盖碗茶,以茶为名,释放着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喝盖碗茶,似乎是在品尝厚重悠远的味道。
过去,有客来访,要上茶待宾,事情谈完了,主人端起茶来让客人喝,这个动作,其实是礼貌地暗示客人可以走了,这便是端茶送客。
茶,上茶,上好茶的典故,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