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焙火的目的主要有四个:
一、蒸发水分,降低茶叶中的含水量,延长保质期。茶叶由于本身结构疏松,并且许多内含成分多带有羟基等亲水基团,因而茶叶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茶叶水分达到一定程度后,霉菌开始出现,茶叶会逐渐发霉变质,进而失去饮用价值。焙火可以减缓茶叶品质变低的速度,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
二、改变品质,改善或调整茶叶的香气滋味以及茶汤水色。初制茶中常常伴有臭青味、苦味以及储藏不当带来的异杂味和陈味,通过一定温度的焙火,能使茶叶滋味变得纯正,增加新鲜感,恢复火香。
三、增进香色和熟感,用来弥补制作过程中的缺陷,满足不同口味,制成迎合市场需求的品质。
四、杀菌。茶叶中存有微生物,包括霉菌、蘑菇菌和酵母菌等。霉菌是茶叶霉变的标志。一般在160℃以上可杀灭霉菌,因此,用焙火的方式可以清除细菌。除此之外,含有农药残留的茶叶,也可通过高温促使其降解和挥发,减少残留。
其实,并不是所有茶类都需要焙火,例如红茶。因为红茶的脂肪酸在发酵过程中已经被转换掉,已没有脂肪酸可以酸化,所以不需要焙火。
本文来源:节选自《识茶泡茶品茶》,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下一篇:生产线上“新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