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少新茶友初入茶圈时,总容易被“专业”二字带偏。
看到别人晒出成套的茶道器具,就忍不住跟风下单。
花几百块买了茶道六君子,结果用茶匙盛寿眉时,宽大片叶总卡着出不来。
茶针更是拆了包装就扔进抽屉,一个月也用不上一次。
又被颜值吸引,囤了小巧的茶宠和一整套花色统一的品茗杯。
可实际泡茶时,连盖碗出汤都控制不好。
茶汤要么倒得满桌都是,要么分到杯子里浓淡不均。
最后这些精心挑选的器具,只能在茶桌角落积满灰尘,成了“闲置摆设”。
其实喝茶本不该这么“累”,不用追求“器具齐全”。
真正适合新手的,是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茶具。
只要把核心的6样备齐,就能够品味完整的茶香。
《2》
必备茶具一,白瓷盖碗。
第一次独立泡茶时,我曾对着茶具柜犯愁。
用玻璃杯泡老白茶,怕高温烫裂;用紫砂壶泡绿茶,又担心吸走鲜爽味。
后来茶店老板推荐了一只白瓷盖碗,才发现它像“万能搭档”。
春天泡明前龙井,能透过瓷壁看叶片在水里舒展,鲜爽气一点没跑。
冬天泡老寿眉,茶汤的枣香也能完整保留。
喝完用清水一冲就干净,不用费力养护。
选盖碗有个小窍门:优先选110毫升的“薄瓷盖碗” 。
碗沿宽一点,出汤时手指搭在上面不烫手.
白瓷材质不挑茶性,不管是红茶、岩茶还是白茶,用它泡都能还原本味。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用它泡一杯茶。
看着热气从盖碗里袅袅升起,连匆忙的早晨都多了份从容。
《3》
必备茶具二:玻璃公道杯。
之前朋友来家里喝茶,我直接用盖碗分。
结果先倒的那杯岩茶浓得发苦,后倒的那杯淡得像水。
朋友笑着说:“你这是厚此薄彼呀!”
后来买了个玻璃公道杯,才明白它的好。
先把盖碗里的茶汤倒进公道杯,透明的杯身能看清茶汤的颜色。
橙红的岩茶、嫩绿的绿茶,晃一晃都格外好看。
再均匀分到每个人的杯子里,大家喝到的茶味都一样。
边聊边品,氛围比之前融洽多了。
选公道杯记得挑带“鹰嘴”杯口的款式,之前买过圆口的。
倒茶时总洒得满桌都是,擦起来特别麻烦。
换成鹰嘴款后,就算手稍微抖一点,茶汤也能稳稳流进杯子,桌面再也不用反复擦拭。
现在朋友聚会,公道杯成了“必备品”。
不仅分茶公平,还成了喝茶时的小风景。
《4》
必备茶具三:闻香杯。
以前用普通杯子喝茶,总觉得香味飘得太快。
刚泡好的白牡丹,喝两口花香就淡了。
直到茶友送了一对陶瓷闻香杯,才发现喝茶还能有这样的细腻体验。
细长的杯身把香气拢得牢牢的,凑近一闻,不仅有花香,还能闻到淡淡的清甜;
小口品茶时,香气和滋味在口腔里融合。
比直接用大杯子喝,多了层“慢慢品”的韵味。
新手选闻香杯不用追求复杂造型,杯身10厘米左右的简约款就很好。
握住时刚好贴合手掌,茶汤的温度透过杯壁传来,不烫也不凉。
周末午后,阳光洒在茶桌上。
用闻香杯泡一壶茶,先闻香再品茶,连时光都慢了下来。
《5》
必备茶具四:克秤。
第一次泡武夷岩茶时,我凭感觉抓了一大把茶叶扔进盖碗。
结果泡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喝了一口就不想再碰。
后来才知道,泡岩茶要“精准”。
8克茶配100毫升水,才能泡出醇厚回甘的滋味。
赶紧买了个电子克秤,再泡茶时,先把空盖碗放在克秤上“去皮”。
之后再慢慢投茶,直到克数显示“8”。
沸水冲下去,茶汤的口感果然不一样。
选克秤要选能精确到0.1克的小型款,比手掌大一点。
放在茶桌上不占地方,出差时塞进包里也方便。
现在不管泡什么茶,我都会用克秤称一下。
红茶5克、白茶5克、绿茶5克。
慢慢摸清了每种茶的“脾气”,再也不用靠“猜”来泡茶。
偶尔朋友来喝茶,看到我用克秤,还会开玩笑说“你这喝茶比做饭还讲究”。
其实讲究的不是器具,是想把茶泡好喝的心意。
《6》
必备茶具五:茶则。
之前拆新茶时,我总习惯用手直接抓。
结果不仅沾了手汗,还没发现茶叶里混了碎渣,泡出来的茶汤喝着有点涩。
后来买了个竹制茶则,才明白它的贴心。
把干茶倒进茶则里,平铺开来一看,能清楚看到茶叶的形态。
龙井的扁平挺直、寿眉的肥壮带毫,碎渣也能及时挑出来。
用茶匙把茶慢慢拨进盖碗,不会弄洒,也不会让手直接接触茶叶,既干净又雅致。
竹制茶则的好处,就是温润不吸香。
不像金属茶则会影响茶香,摸起来手感也舒服。
现在拆新茶成了我的小乐趣。看着茶则里的茶叶,就像在“认识”一位新朋友,喝茶前先懂茶,滋味也更不一样。
《7》
必备茶具六:茶盘。
茶盘就像茶桌的“整洁卫士”。
把盖碗、公道杯、闻香杯都放在茶盘上。
就算洒了水,也会被茶盘接住。
顺着底部的排水孔流进桶里,桌面始终干干净净。
选茶盘不用买太大的,长度30-40厘米的就够了。
刚好放下1-2人的茶具,家里小户型也能放得下。
竹制茶盘很耐用,就算偶尔洒上茶汤,用湿抹布一擦就干净。
现在雨天泡茶,我就坐在茶盘前。
听着窗外的雨声,看着茶盘里的器具整齐摆放,连喝茶的心情都变平静了。
《8》
不必执着于茶圈里“好器配好茶”的说法。
对新手而言,最好的茶具从来不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而是那些能融入生活的小物件。
是清晨泡第一杯茶时,握在手里温热的白瓷盖碗。
是和朋友分茶时,让每一口都均匀的玻璃公道杯。
是独自品香时,锁住细腻香气的陶瓷闻香杯。
这6样茶具没有复杂的讲究,却能陪着我们把“不会泡”的手忙脚乱,变成“熟练泡”的从容自在。
喝茶本就是件烟火气的事。
一杯茶、一套顺手的器具。
就能让每个平凡的瞬间,都染上淡淡的茶香。
愿你能避开冗余的“坑”,用简单的器具,泡出属于自己的日常小温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