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山麓的茶园绿意不减。寒露过后,这里的秋茶采摘进入关键期,茶农穿梭茶垄间,指尖翻飞采摘秋日鲜叶,山间一派忙碌景象。
“寒露后的秋茶吸足山海灵气,香气比春茶更浓郁!”茶农张大姐一边将一芽一叶的鲜叶收入竹篓,一边介绍采茶的讲究——只选芽头饱满、叶片鲜活的鲜叶,制成一斤干茶需采摘六七万个芽头。采茶季里,她和伙伴们日均采鲜叶3斤左右,日收入达200元,茶园成为增收“宝地”。
茶园
海州的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宋代。《云台新志》中“海洲上贡的食货中,唯有茶叶一两不能少”的记载,足见其云雾茶历史上的珍贵地位。得益于云台山年均200余天的云雾缭绕和显著的昼夜温差,这里出产的茶叶氨基酸含量高,冲泡后汤色浅碧透亮,滋味鲜爽醇厚,是江苏传统名茶中的佼佼者。
“品质的关键在于‘鲜’和‘快’。”茶园负责人杨龙介绍,为确保秋茶的最佳风味,采下的鲜叶必须在当天送入山下的加工厂进行处理。从杀青环节的“抖闷结合”精准控温,到揉捻时的“掌力均匀”为茶叶塑形,再到烘干阶段“文火慢烘”以锁住馥郁香气,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制茶人的匠心,容不得半点马虎。目前,该茶园已实现了从“采摘—初加工—精制—包装”的全链条标准化作业,有力保障了秋茶的卓越品质与新鲜度。据悉,截至目前,海州的茶园规模已发展至4000多亩,年均每亩可产出干茶约15斤,茶产业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茶农在采茶
近年来,海州区持续深挖茶产业潜力。通过组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基地+农户+合作社”产销模式,既解决茶农“卖茶难”,又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增收,参与种植农户年收入平均增长10%。同时,依托茶园生态优势推出“茶文化体验游”,邀请非遗制茶匠人现场展演,将茶园“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吸引众多游客沉浸式感受茶乡魅力。
下一步,海州区将深化茶产业发展路径,联合农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优化茶叶品种、提升制茶工艺;拓展茶产品边界,研发茶味零食、茶基护肤品等衍生品,丰富“海州云雾茶”产品矩阵;完善茶园周边配套,打造集采茶体验、茶艺品鉴、茶史展览于一体的茶旅综合体,让茶园成为乡村发展的“引擎”、文化传承的“纽带”,让海州茶韵在新时代持续飘香。
通讯员 徐欢 王楚钰 袁烽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