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清晨,御书房外薄雾未散,案上一盏粉青釉茶壶已盛着温热的三清茶。茶烟袅袅中,皇帝提笔在壶身题诗,那些关于茶事的闲逸文字,随着釉色的温润,被永远定格在瓷土之上。如今,这只清乾隆洋彩粉青地御题三清茶诗茶壶,即将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在佳士得 “爱莲堂珍藏 - 御用文房雅制” 专场亮相,带着三百年的茶香,与收藏爱好者重逢。
清乾隆 洋彩粉青地御题三清茶诗茶壶
尺寸:高13cm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6年5月20日拍品129号,鸿禧美术馆台北1990年前
题识:六字篆书款
估价:HKD 30,000,000-40,000,000
这只茶壶高仅 13 厘米,体量不大,却藏着皇家器物的精致风骨。粉青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温润通透,洋彩装饰细腻雅致,没有繁复的堆砌,只以恰到好处的色彩,衬托出壶身的御题诗。六字篆书款端端正正落于底部,是乾隆官窑的鲜明印记,每一笔都透着官窑制瓷的严谨与考究。
它的过往,在一次次传承中清晰可辨。1986 年 5 月 20 日,它首次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场,以拍品 129 号的身份,开启了在收藏界的旅程。此后,它被台北鸿禧美术馆珍藏,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安静的时光。1990 年,鸿禧美术馆将其收录进《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页 362 - 363 的图版 162 号,让更多人得以透过纸张,窥见它的风貌。
1996 年,是这只茶壶与内地观众近距离接触的一年。5 月 5 日至 7 月 5 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鸿禧集珍》展览,它作为图版 54 号展品,静静陈列在展柜中。彼时,参观者驻足凝视,从它的釉色、题诗里,想象着乾隆时期的宫廷茶生活 —— 或许是春日里,皇帝与大臣围坐品茗,以三清茶(用松实、梅花、佛手烹煮)寄寓清雅之志;或许是冬日寒夜,独对孤灯,一盏热茶伴着笔墨书香。同年,鸿禧美术馆再次将其载入《鸿禧集珍 - 一九九六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图录,页 36 的图版 54 号,为它的历史轨迹又添了一份可靠注脚。
三百年间,它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台北到北京,再即将踏上香港的拍卖台。估价 3000 万至 4000 万港元的数字背后,是它承载的文化价值 —— 那是乾隆时期官窑制瓷技艺的巅峰水准,是皇家文人雅趣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多得的记忆。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遇见它,不仅是遇见一件古董,更是遇见一段藏在茶壶里的时光,一段关于茶、关于瓷、关于文人情怀的往事。
END
常年征集瓷器、字画、玉器、佛教艺术等(请私信谢谢)
(送嘉德、保利、翰海、苏富比、永乐、荣宝、西泠印社、各大 一线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