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成龙大哥的新电影上映了,刷到一些预告和片段,还是熟悉的动作片。
虽然口碑不一,但为了一份情怀,身边也有不少朋友贡献了票房。
听看过的朋友说,电影的粤配不大好,建议看中配。
可惜了,成龙和梁家辉的电影,不是粤配,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从前看TVB的电视剧,一直觉得粤语台词格外有韵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自己偶尔跟着模仿几句,但总不怎么对味。
后来才知道,粤语的声调比普通话多了不少,要学得地道,格外地难。
学语言大抵都是如此,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和语调,不仅一开始学得吃力,还容易形成错误的习惯,后期纠正更困难。
其实不止学语言,喝茶也一样,方式有对有错。
用错了方式,茶叶本身再好,喝下去也可能伤身。
下面这四种常见的错误喝茶方式,如果茶友们中招了,建议及时改正。
《2》
错误方式一:冷水泡茶。
虽然暑热即将过去,但仍有贪凉的茶友喜欢用冷水泡茶、用冰块萃取茶汤。
如此冲泡出来的茶汤,看似滋味清甜,实则存在不少缺陷。
茶叶中的各种养分,在沸水的冲泡下才能充分释放,形成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而冷水冲泡,不仅会使茶汤风味大打折扣,对身体也没有好处。
冷泡茶对肠胃的刺激性很大。
中医常说,肠胃喜温不喜凉,我们的肠胃对温度十分敏感,而过冷的茶汤会刺激肠道,引起不适。
特别是本身肠胃脆弱、脾胃虚寒的人,大量饮用冷泡茶,很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
天气再热,也要用热水泡茶,可以等茶汤降到适宜的温度后再饮用。
往后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更不可贪凉喝冷茶。
《3》
错误方式二:闷泡茶叶。
很多茶友觉得泡茶麻烦,都会养成一个习惯——抓一大把茶叶丢进杯子,倒水一泡就是大半天,甚至觉得这样泡茶才够味。
殊不知,这样狂野的泡茶方式,也是损害健康的元凶之一。
茶叶在沸水中浸泡的时间延长,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害物质过量释放,导致茶汤又浓又苦。
不仅如此,过量摄入这些物质,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咖啡碱对神经有刺激作用,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失眠、心慌。
而茶多酚会刺激胃粘膜,对肠胃脆弱的人群同样不友好。
长期喝浓茶,身体需要承受很大的负担。
为了身体健康,日常喝茶应当遵循快出汤的原则,最好将每冲茶汤的出汤时间控制在10秒之内。
如果要用马克杯或玻璃杯泡茶,理应减少投茶量,宁少勿多。
《4》
错误方式三:睡前喝茶。
白天忙于工作,没空喝茶,晚上回家喝些夜茶,对一些茶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放松。
但喝夜茶也要讲究时间和方式,喝错了茶,同样对身体不利。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人体将它基本代谢掉,至少需要3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在晚上9点喝了茶,直到凌晨12点,神经都可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入睡困难。
即便成功睡着,睡眠也可能较浅,有点动静就容易醒来。
并且,睡前喝茶,睡着之后,虽然我们的大脑休息了,但肾脏依然在工作,起夜次数会变多,影响睡眠质量。
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精神萎靡,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要喝夜茶,建议茶友们尽早喝,在睡前的3-4小时停止喝茶。
同时,可以选择茶性温和的老白茶,咖啡碱含量较少,刺激性低,喝起来更舒服。
《5》
错误方式四:空腹喝茶。
如今天气逐渐干燥,很多茶友会习惯清晨起床,立刻泡一杯茶来喝。
对于一些老饕或者耐受度不错的茶友来说,空腹喝茶影响不大。
但体质敏感的茶友,最好不要效仿。
空腹状态下,胃里没有食物作为缓冲,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导致肠胃不适。
尤其是茶性偏寒凉的绿茶,空腹喝下后对肠胃的刺激更大。
另外,空腹喝茶还可能引起“茶醉”,使人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
平时喝茶前,最好先吃点食物垫一垫,那怕是几片苏打饼干、几块点心,都能有效避免不适症状的出现。
早起如果觉得口感舌燥,不妨先喝杯温开水,早餐后再喝茶。
《6》
最近正在监督一位朋友,纠正她的不良喝茶习惯。
这位朋友总爱喝夜茶,喝完了又睡不着,每天坐到工位上就开始犯困。
于是我建议她,索性把夜茶戒了,省得整天没精神。
她也欣然应允,如今正在努力克制自己,只在日间喝茶。
喝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只有正确饮用,才能发挥出它的益处。
在误区中越陷越深,对身体的伤害也会越来越大。
及时止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喝茶方式,才能真正为健康加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