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是茶圣陆羽创作《茶经》之乡,受浓郁的茶风茶俗影响,民间茶道也缤纷多姿。在湖州德清地区农村中的“打茶会”,便是一种纯朴、清丽的民间茶道。
以前在湖州地区,有农村妇女在农闲期“打茶会”的茶俗。这一茶俗在莫干山东南端的德清县三合乡一带就比较盛行。
通常每次的“打茶会”都由一家“做东”,称为“东家”。由东家出面相邀十多位姐妹好友或是邻里乡亲,来自己家里打茶会。是日下午,客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作为东道主的已早早备下好茶,同时准备好了各式佐茶的小吃,清洗好了一应茶具,恭候客人到来。待客人纷纷入座后,主人在炉灶上放上专用的烧水陶罐煮水,水烧开后在每一只茶碗中放入一小撮茶叶,再加入各式茶佐料,将陶罐高高提起,将沸水高冲入碗,至七成满时,用—竹筷在茶碗中不停地搅拌,称为“打茶”。此种在茶中加佐料及“打茶”的饮茶之法,实为我国唐代茶道的遗风。这时,茶碗中茶性初发,与沸水和茶佐料相拌交融,碗面上水气蒸腾、香气四溢,茶质此时应为最佳。茶打好后,主人将一碗碗香茶捧至各位宾客面前时,口中必说:“请!吃茶。”若茶汤中未加佐料,就加了一些糖时,则要说:“请!甜甜。”接下来,主宾边吃茶,边“打茶”。这“打茶会”便算正式开始。
对于湖州地区农村中的“打茶会”,这“打茶”两字,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当地沏茶时必先用竹筷在茶汤中用力地搅拌,意为“打茶”;另一方面,大约也是“颂茶、侃茶”的意思。不过这种“侃”与一般的谈天说地、拉家常有所不同,即是要以茶为题,以饮茶为契机,由来宾向主人“侃’一些祝颂和吉庆之词,同时也叙一叙乡里乡亲的姐妹之情。譬如当地风俗,茶会开始时,宾客呷一口茶,有人则会称赞“茶叶好,水亦好”;再品一口,又有人会说:“茶汤碧绿,茶香扑鼻,今早格茶打得好……”其时在旁的主人则会作答:“茶勿好,是你会得吃茶。”接下来,其他饮茶姐妹边喝茶边做
手工活,边逐渐由物及人,由赞茶引申到赞人,诸如“你家是茶好,人也“好”、“某某做事勤快,人亦厚道”之类的赞颂之辞,会随着茶香、水气在席间飘溢。总之,宾客们会对主人的热情好客、诚实善良、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等性格品行作些评价,而主人家当然也会有答谢、谦虚、回赞之词应答。这样,将平常饮茶时的品评茶香、水质,上升到了称颂主人的品性、德行的高度,注入了精神内涵,虽是地处偏僻山地的普通民间茶道,却与我国著名的佛门茶道、余杭的“径山茶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种溶入古老茶艺形式的“打茶会”,熔茶香、水美、人好于一炉,,既联络感情,又赞颂祝福,已经脱离了纯粹意义上的“饮茶”,而是在饮茶品茗中融入了文化精神的内涵,具有古代“茶道”的意蕴,虽然没有文人的“清雅”,没有贵族们的“豪华”,却更是清丽纯朴,更具平民性、亲和力,一个实实在在的“打”字,将多少生活中活泼妙趣、人情世故“打”了出来,不失为风味独特、独具魅力的地方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