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一旦变成热爱,就要有奉献精神,就愿意多做一点。”日前,新当选的全国先进工作者李萌,在接受采访时道出心声。
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2011年从部队退役后,当时年仅22岁的李萌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时传祥所。“抽粪”这个活儿,她一干就是十四年。
干起环卫工作后,附近居民常称她是“大粪妞”。起初,她并不理解。不过,怀揣对工作的热爱,坚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她表示:“现在大家这么叫我,我很开心。”
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我不怕吃苦,当兵是我人生中特别宝贵的一段经历”。从参军入伍的第一天起,“不放弃,能吃苦”就成为李萌的人生信条。
2007年,18岁的李萌报名参军成为一名通信兵,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通信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短时间内熟记3000多个电话号码,接线反应的时间不能超过3秒。
性格不服输的李萌刻苦训练,别人都休息了她仍在背记号码。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3个月,她成为全连专业素质拔尖的新兵,通过考核并获得嘉奖。
“每当工作遇到困难,我都会去回想当兵的岁月,它激励着我,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李萌说。
盆刷干净了,一样是好盆
2009年12月,李萌退役离开部队,在安置工作选岗时主动选择加入环卫系统。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冷门”的岗位,她则表示,“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找一个我能干得了,又能干得好的工作。”
“在部队里边我们有个‘小黄盆’,这是个怎么摔都摔不坏的盆,以前我用它掏过牛粪、清理过抹布,还拿它洗过脸,行军饿的时候泡过泡面。”
李萌讲述,自己以前也会有心理障碍,连长就会说,“盆是好盆,脏的只是你的心,把这盆刷干净了,它一样是好盆”。她觉得,现在的这份工作和连长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意。
退伍了干环卫,李萌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干下去,还能干好。
每天早晨六点半前,李萌准时登车干活,早饭也只能在抽粪车里抽空“解决”。到达作业点后,抽拉井盖、抱下粪管、控管“打漂”(通过晃动管子、调整位置,抽出粪井里漂浮的秽物)、收管归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是十四年来,李萌早已熟练掌握的操作技法。
“我一开始是跟管子较劲。”管子不加压时就有二三十斤重,伸到井里加压后能有上百斤,作业时如果没有踩稳,很容易把人带到粪井里。
虽然开始有师父带着,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初,李萌不知道怎么用巧劲,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衣服上也总是蹭到粪便。
凭借着一股“倔劲”和摸索劲,两个月后,李萌的活儿越干越好,衣服也是干干净净的。师父说,这就算出师了。
“我在认真工作,觉得很快乐”
没想到,跟管子较完劲,还得跟流言蜚语较劲。李萌注意到,自己干活时,总会有人围观。有妈妈带着孩子路过,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来抽大粪!”
有时遇到一些不友善的言语,她也会据理力争。“我觉得没有什么不自信的,我们就应该自信,要让大家都抬起头穿这身环卫服。”
不过,李萌还是收获了很多温暖。天热了,会有人给她递瓶水。一次下雨天,李萌淋着雨抽粪,一位路过的阿姨主动过来为她打伞,让她感动不已。
附近居民需要帮忙时,李萌也会在干活之余搭把手,帮着修管线、搬东西;遇到居民晒在粪井旁的被子,她也会细心地先折起来……她也慢慢成了大家口中的“丫头”“萌萌”。
“平凡工作干出彩,这才叫体面”
在时传祥所门口,有句醒目的话:“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也是三八女子抽粪班一直传承的“时传祥精神”。
刚来三八女子抽粪班时,老班长就带着李萌去时传祥纪念馆参观。在那里,李萌很受触动,她觉得能来时传祥生前所在的单位工作,是个光荣的事。
“大家都想‘体面’,那平凡的工作谁干啊!能把平凡的工作干出彩,让自己的职业更有自信、有活力,这才叫‘体面’。”
为大伙服务的成就感和日常温馨的互动,都让李萌找到了很多乐趣,她也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人有了热爱,就会甘心多干一点点。”
李萌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01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总台龙年春晚,李萌作为“最美退役军人”代表亮相。穿着环卫服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她,感觉无比自豪。
李萌说,自己非常幸运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从学校毕业后选择当兵,我没有选错,退役后加入环卫系统我也没有选错。未来,我会继续带领大家发扬时传祥精神,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新时代的环卫人在做的事情”。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