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看这个‘领导’发来的转账短信,其实是‘影帝’在演戏。”近日,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司法所在临阅家园社区举行法治茶话会,工作人员现场讲解。
“物业公司摆烂,怎么维权”“邻居违建咋处理”……社区法律顾问用“业主权利清单”“物业责任说明书”等接地气的讲解,让居民秒懂:“原来拒交物业费不是维权,而是‘自损’。”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在这里有了“解法”。
没有枯燥的法条,没有生硬的说教,让普法也能有“烟火气”。在“法治茶馆”进社区活动现场,社区法律顾问和“茶友”们拉家常、品茗茶,就居民关注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民间债务等问题,开展“点餐式”普法活动。
“法治茶馆”进社区,打造普法宣传的新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让群众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讨论法律话题,分享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今年8月,临阅家园社区居民蔡某家中的卫生间下水立管接口裂开漏水,维修管道共花费1200余元。蔡某认为下水管道为楼上住户共同使用,漏水责任不应由自己承担,要求物业公司或楼上住户支付维修费用。(下转03版)(紧接01版)物业公司以不在物业服务约定范围为由拒绝承担,楼上13户住户以管道不在其室内为由,不同意共摊维修费用。三方就此产生争议。
了解情况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入户查看漏水管道位置,随后由网格员、满城北街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人组成的调解小组多次入户调解。律师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建筑物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规定,向蔡某解释下水管道虽供楼上住户使用,但位于其居室内,属于专有部分,且已过质保期,按照法律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维修责任应由其自行承担。人民调解员则从邻里关系、社区和谐的角度,劝导蔡某理解责任划分。经过多轮沟通调解,蔡某逐渐理解了法律规定和责任归属,表示愿意承担维修费用。
“法治茶馆”将法律讲堂“搬”到群众家门口,以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的特点,实现法律知识由单向输送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普法活动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使冰冷的法律条文变得更加有温度。“法治茶馆”也是居民休息之余“说事”“评理”的地方,调解人员以“唠家常”的方式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并结合调解事件向纠纷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达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目的。
“打造‘法治茶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汇聚民智、凝聚民心,成为群众自治的新载体,推动我们的工作从‘要你做’向‘一起做’转变。通过‘法治茶馆’这一平台,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临阅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君说。
来源:宁夏法治报
编辑:刘嘉慧校对:黄苏平 审核:袁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