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超
近日,记者参加我省某区召开的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座谈会。大家刚入座,区委负责人就发现,青年代表面前摆放的是一次性纸杯,而区领导桌上放的则是瓷杯子,当即要求会务统一标准,将与会人员的一次性纸杯全部换成瓷杯子。
统一茶杯,体现的是平等对话、自在交流,其背后,是开门纳谏、引才聚才的诚意。记者注意到,纸杯撤换后,会场气氛明显轻松许多,拘谨感和距离感大大降低。19名青年代表畅所欲言,提出许多中肯而又“辣味”十足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从下午2点持续到晚上8点,大家依然意犹未尽。该区人才部门负责人感慨,原以为工作做得挺好,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漏,大家的意见建议记了10多页,之后一定会好好吸纳大家的意见,努力整改。
引才与纳谏相似,要用力,更要用心。近年来,不少城市持续升级人才政策,补贴等待遇常常达“顶格”。但同时也出现了“鸟大离巢”现象——一些城市陪伴人才走过“成长期”,可当“雏鹰”变成“雄鹰”,在面对其他城市开出的更高“价码”时,有些人才还是选择远走。
人才流动,有发展机遇、家庭关系等种种考量,但能否与一座城市建立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有一对从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级走出家乡的博士夫妻,他们有很多选择,可以回老家,也可以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他们最终选择把家安在南通,还义务当起当地的“引才大使”,引荐校友到南通创新创业。他们说,这里把他们当家人。有一年因为特殊原因,他们无法回老家过春节,当地人才部门负责人将他们带回家,不但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带着他们走亲访友。
为什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乡愁的源头,是情感和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苏轼讲,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就是一种认同。要与人才建立更加持久、更有黏性的链接,城市可在刚性的政策之外,给予人才更多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不一定制度化、指标式地要求相关部门每年看望人才多少次、与人才联系多少回,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在人才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消除隔阂感,真正把“你和我”变成“我们”。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才能成其久远。江苏也有很多“鸟大不离巢”的佳话。从乡镇砖瓦厂起步,中天科技已成长为营收超千亿元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依然保留着如东县河口镇中天村的“根脉”。在无锡市东北角,面积仅85平方公里的锡山区东港镇,集聚着7家主板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由此可见,座谈会前换茶杯,是小事,也不是小事。
下一篇:经典微小说:天价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