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张诗瑶 段梦圆
暑气未消,秋茶正忙。8月27日,在信阳市浉河区的大宗茶示范茶园中,不见弯腰背桶的茶农,唯有急促的“嗡嗡”声响——一架满载叶面肥的无人机正掠过茶山上空,均匀地将肥液喷洒在茶树上。
“这‘小飞机’可厉害!我种茶三十多年,从没想过施肥还能这样搞!”站在茶园田埂上,十三里桥乡寺河村的茶农张华仰起头啧啧称赞。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以前人工施肥又累又慢,1小时最多喷8到10亩。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能喷20多亩,效率直接翻了一番!”
装药、起飞、悬停……不远处,操作员李强正手持遥控器,紧盯着屏幕上的无人机飞行轨迹。“根据土壤营养状况调配肥料后,无人机通过预设的飞行参数,能将施肥量均匀度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还可同步整合飞防功能,一次性完成叶面养分补给与病虫害观测预防,大幅减少了茶园二次作业的人工投入与设备调度成本。”李强表示,后续生产中,无人机还能用于调运茶青和农资,进一步降低茶园综合成本,真正实现“一机多用”!
如今,该茶园已经正式成为“茶树专用配方肥+营养诊断+无人机追肥”新模式的示范基地。“我区持续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名优茶+大宗茶’双轨并行产业体系。”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信阳农林学院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黄双杰说,“为更好地推进大宗茶产业示范,目前已从6个产茶乡镇整合集中连片的低山或平地茶园2000余亩,依托‘茶保姆’服务对这些茶园开展统一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茶保姆”一站式茶园管理中心由浉河区农业农村局、浉河区供销社联合打造,通过设备、服务、运营三维发力,聚焦浉河区茶园管理需求,将科学施肥理念与现代化农机具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集“农机+农技+农资”“科技+品牌+数字”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为茶农、茶企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茶园管理服务,不断赋能茶产业现代化发展。
夕阳西下,无人机结束作业缓缓返航。望着暮色浸染下的连绵茶山,黄双杰的语气中充满了信心,“从‘人背机器’到‘机器追茶’,新技术的登场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更激活了茶产业提质增效的新引擎。下一步,浉河区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