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护住万亩茶山香——贵州法院以司法“绿盾”护佑绿水青山
创始人
2025-07-11 13:07:39
0

农药桶“哐当”坠地,溅起混着草甘膦的泥浆。2022年12月,在湄潭县永兴镇农村自家茶园内,刘某违规使用农药“草甘膦”引发的生态危机,意外成为观察贵州法院环境司法改革的窗口。

从接到举报到签发全省首份涉茶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仅24小时。从行政处罚到生态修复全程司法介入,这起案件背后折射出贵州法院环资审判从“末端裁断”向“全程守护”的历史性转折。

三年后,当欧盟有机认证标志挂到刘家茶园,首份禁止令,在黔北大地裂变为守护万亩茶山的司法“防护网”。

24小时禁止令的“生死时速”

“刘某在茶园里使用违规农药草甘膦!”2022年12月某日清晨,湄潭县农业农村局接到紧急举报后,生态执法队带着便携式检测仪直扑现场。检测仪发出刺眼红光——土壤中草甘膦浓度超标。这种除草剂虽可快速除杂,但其残留物不仅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更会随雨水流入周边水系,威胁全县万亩茶园生态链。

一场司法速度由此启动:上午,检测报告送达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技术审查团队完成污染物迁移模拟;下午,生态专家、茶企代表、村民监督员组成的听证会达成共识;次日清晨,湄潭县人民法院法官康龙签发出全国首份涉茶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随后,田间临时召开听证会,13名茶农目睹禁止令诞生。这份带着油墨温度的法律文书,在农药分子完成纵向渗透前,为上百亩有机茶园筑起了保护墙。

“若晚几天,这片祖宗传下的茶园就废了,我没想到用草甘膦后果这么严重!”刘某颤抖着说。晨光中,禁止令上的国徽映亮了他眼眶里的泪痕。

“这份禁止令如同及时雨,勒令其立即停止喷洒行为,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它的效力如同无形的屏障,隔断了农药的继续侵蚀,为受损的茶园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庭长兰新财说,“过去面对此类情况,只能等损害结果发生后再追责,现在我们通过诉前禁止令实现了‘治疗前置’。”

普法活动进茶园。

三重防线的“司法辩证法”

刘某案催生全省首份涉茶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禁止令,将最高法原则性规定转化为“接报—勘验—裁定”标准化流程。这份看似“从天而降”的禁止令,实则是贵州环资审判系统性变革的具象呈现。

据兰新财介绍,传统司法往往在损害发生后介入,如同“亡羊补牢”,而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则是在损害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时,法院依法责令行为人立即停止环境侵害或面临侵害高度风险的行为。

本案中法院24小时内发出的禁止令,正是这一制度强大效能的生动体现。它不再被动等待生态灾难酿成,而是主动出击,将司法干预的关口大幅前移,在违法行为造成不可逆后果之前便实施精准拦截,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急诊式”保护,让“司法盾牌”始终高悬于生态风险前沿。

一纸速令,可防患于未然,但如何实现禁止令的快速裁决与后续案件的高效公正审理呢?离不开“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支撑。所谓“三审合一”,即由环境资源审判庭统一归口审理涉及环境的民事侵权、行政争议及刑事犯罪案件。

刘某案中,同一个专业审判团队,既能迅速审查签发诉前禁止令这一行为保全措施(程序性保障),又能后续高效审理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行政责任乃至可能的刑事责任问题。这种集约化审判模式,彻底改变以往环境案件分散审理、程序衔接不畅、裁判尺度不一的弊端,极大提升环境司法的专业质效与权威性。

司法效能不止于法庭之内。为让法治生根,结案后,法官们将法庭“搬”到了村头院坝。在村民们熟悉的“坝坝会”上,以刘某案为活教材,用最接地气的方言,掰开揉碎讲解农药规范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惨痛教训。刘某本人也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深刻教训警示乡邻,用自己的故事告诫他人:“这土地,伤不起,也侥幸不得。”

这种深入田间地头的“坝坝会”普法,精准滴灌,入脑入心,将纸面上的法条转化为村民心中敬畏自然的法则,在基层筑牢了预防环境违法的思想堤坝。

法律惩戒并非终点,引导修复、促成新生才是环境司法的更高追求。司法禁止令制度、“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坝坝会”普法方式这“三重防线”的构筑,推动环境司法从传统的纠纷解决向风险预防、损害控制、系统修复延伸。

湄潭县人民法院干警在茶山开展司法护茶座谈会。

从“毁绿者”到“护茶人”的启示录

如今,时隔三年回访,当年险些被农药摧毁的茶园,正输出最纯净的东方滋味;而曾经的“问题茶农”刘某成了奔走山乡的护茶先锋——司法的温度,终在青山绿水间酿出回甘。

在他的茶园里,生物诱捕器替代了化学农药,无人机巡查取代了人工喷洒。“现在每亩收益反而提高了。”刘某欣喜地说。

刘某的转变印证着生态司法的深层价值,当司法保护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自然畅通,而这样的转变正在全省相继铺开:

赤水河流域,川滇黔三省建立“生态司法协作区”破解了跨界污染治理难题,通过创新跨域案件管辖衔接机制、裁判标准统一机制、生态修复协同机制,联合化解流域纠纷上百件,真正实现“一江碧水三省共护”;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当地法院联合林业部门制定《生态环境损害劳务代偿实施细则》,建立“违法者—监管部门—专业机构”三方协同的修复闭环,违法行为人在林业专家监督下,通过补植复绿、巡山护林等劳动折抵赔偿金,制度实施以来,已有近百名当事人通过劳务代偿完成生态修复。

一份份协作框架协议,一项项司法协作机制,加强了各级法院、友邻法院的上下沟通,推动形成区域生态司法协作新格局。

从一纸禁止令到系统化治理,贵州环资审判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见。当草甘膦的气息被茶树的清香替代,当司法智慧融入每一寸山水肌理,“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转化为“全程守护”的主动作为,孕育出的不仅是茶树新芽上的露珠,更是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贵州样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峰 杨情丽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帆

三审 黄丽媛

相关内容

3人高坠身亡!深圳官方发布...
奥一新闻注意到 7月11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 《深圳龙岗园墩...
2025-07-16 23:04:35
黄杨钿甜父母回应网络争议:...
据封面新闻报道,黄杨钿甜父母首次面对媒体并接受了采访,回应了网友关...
2025-07-16 23:03:57
俄军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俄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迪诺夫中将,15日在前线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
2025-07-16 22:05:11
日媒:中国正努力开发自有光...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西方越是打压封锁,越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
2025-07-16 22:04:03
上海家长掏空家底,购入48...
为了让孩子顺利入读心仪的初中 王女士在2023年特意花费480万元...
2025-07-16 21:04:15
以色列也有今天,张口索要叙...
以色列估计想不到自己也有被耍的一天。 截至7月15日,叙利亚南部德...
2025-07-16 21:02:54
在茶馆与古街间打捞千年文化...
成都的茶馆是时光的琥珀,古街是历史的活化石。从三国诸葛亮的锦官城到...
2025-07-16 20:06:00
陕西渭南一村民称贷款帮政府...
现年73岁的冯来潮,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新华村前党支部书记。...
2025-07-16 20:04:44
河南汝阳一女子去银行存钱,...
近日,河南汝阳县,一网友反映,称其母亲去银行存钱,发现柜台点钞比在...
2025-07-16 19:05:54

热门资讯

3人高坠身亡!深圳官方发布较大... 奥一新闻注意到 7月11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 《深圳龙岗园墩路51号自建房电梯井道砌筑工程 “...
黄杨钿甜父母回应网络争议:“天... 据封面新闻报道,黄杨钿甜父母首次面对媒体并接受了采访,回应了网友关注的“天价耳环”“大别墅”等问题。...
俄军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国... 俄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迪诺夫中将,15日在前线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俄军已在或正在接触上建立至少八个...
日媒:中国正努力开发自有光刻技...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西方越是打压封锁,越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但不必讳言的是,对于希望实...
上海家长掏空家底,购入480万... 为了让孩子顺利入读心仪的初中 王女士在2023年特意花费480万元 买入一套对口二手房 但今年她却发...
以色列也有今天,张口索要叙利亚... 以色列估计想不到自己也有被耍的一天。 截至7月15日,叙利亚南部德鲁兹派武装与叙过渡政府军的冲突已经...
在茶馆与古街间打捞千年文化——... 成都的茶馆是时光的琥珀,古街是历史的活化石。从三国诸葛亮的锦官城到杜甫草堂的茅檐,从宽窄巷子的川西民...
陕西渭南一村民称贷款帮政府建小... 现年73岁的冯来潮,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新华村前党支部书记。33年来,他始终被一段债务纠葛困扰...
河南汝阳一女子去银行存钱,质疑... 近日,河南汝阳县,一网友反映,称其母亲去银行存钱,发现柜台点钞比在家点的少了500元,质疑后遭一男店...
爷爷打麻将时将手机给8岁孙子玩... 爷爷打麻将时,将手机给8岁孙子玩游戏,岂料孙子在玩游戏时被游戏中的骗子诱骗下载操作软件并找爷爷人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