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饮料之一,饮茶对于我国人民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饮茶具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甚至是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绿茶具有着明确的抗癌作用。
绿茶所具有的抗肿瘤作用,也是经历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的。研究发现,绿茶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物质,他是茶多酚中最为活跃、有效的活性成分,属于儿茶素。对于EGCG来说,他具有着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抗血管增生、抗炎以及抑制多种肿瘤发生的作用。
2023年5月,“自然”杂志子刊刊发了一篇有关绿茶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证据,其核心成分就是绿茶中的EGCG。他具有着明确的减缓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稳定p53的抗肿瘤活性。最为关键的是,在绿茶的儿茶素中,EGCG的含量占据了50%-80%左右。这样算下来,每杯绿茶中就含有了约200-300mg的EGCG。
其实,对于长期坚持喝茶来说,还具有着很多其他的好处。饮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主要是HDL-C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约8%,而且以绿茶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红茶、花果茶以及其他;饮茶还会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与从未喝过茶的人相比,会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约8%左右;饮茶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而且,每天喝2-3杯绿茶者,其中风风险降低约14%,每天喝4杯或更多杯者风险降低20%;饮茶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饮用绿茶可使高血压风险降低6%左右;降低痴呆发生风险,喝茶可使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16%;降低死亡风险,每天喝≥2杯茶的人,全死因风险比不喝茶的人低9%-13%。
既然饮茶具有这么多的益处,那么,在饮茶的时侯是不是就喝的越多越好呢,结果显然不是这样的,健康喝茶还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和细节的:
不喝烫茶。饮茶方式的不当不仅不能有防癌作用,还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喝茶的时侯,水温过高可能会灼伤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胃癌的发生风险。
不喝浓茶。长期饮用过浓的茶水,会刺激胃酸的分泌,这样的状态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要空腹喝茶。空腹喝茶的主要危害、风险表现在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害,尤其是对于具有慢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则更加明显,因此建议不要空腹喝茶。
喝茶时要远离烟酒。很多人都有习惯于喝茶、吸烟、饮酒相组合的生活模式,但是,研究表明喝茶的同时吸烟、饮酒,会增加肿瘤疾病的发生风险、概率。因此,爱喝茶的人一定要远离烟酒。
不要喝串味茶。茶叶是一种保藏技术、环境要求较高的物品,不适宜的保藏模式很容易吸潮、串味,如此也会使得抗氧化的茶多酚发生氧化而损失,在高温的时侯损失会更加严重。所以,茶叶要密封、避光、低温储存。
泡绿茶不要用开水。开水会破坏茶叶中很多营养物质,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果水温太高,茶叶泡熟,便可能失去绿茶中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不要用保温杯喝茶。喝茶不宜使用保温杯,以免使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同时,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也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不要饭后立即喝茶。饭后马上喝茶并不是一个好习惯,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反应的发生。部分患者还会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最好的饮茶时间建议在饭后1小时左右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