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汉时期崇尚节俭。西汉初期,皇帝乘车还要乘坐牛车。东汉时期即便是国家富足,但是道德标准依旧是崇尚清廉、友爱、孝养、守正,士大夫阶层皆以简朴为美德。虽然封建社会中不乏奢侈的王公贵族,但是整个的社会风气还是以清廉为美。
两晋南北朝风气大变,门阀制度的形成,让帝王、贵族狂征暴敛,互相攀比,加之这个时期主流的饮品还是酒,奢靡之风与酒相伴,茶还没有成为交流载体。晋初的三公世胄之家都是以奢侈著名。贵族子弟,以赌博为事,一掷百万为输赢。玩够了又大吃大嚼,乃至“贾竖皆厌粱肉”。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廉洁的倡议。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无所准备,便自作主张准备了一桌十来个人的酒馔。谢安到来,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怠慢了贵客,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馔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想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 “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 当即把侄儿打了四十大板。陆纳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谢安并非吝啬,亦非清高简慢,而是要表示提倡清操节俭。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陆纳的以茶待客的行为是很难得的。
南北朝时,有的皇帝也以茶表示俭朴。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在位十年,朝廷无大的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齐武帝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多麻烦百姓,灵位上千万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饮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想带头提倡简朴的好风气。
在提倡茶以养廉的过程中,饮茶已不是仅仅为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当此之时,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已进入精神领域。茶的“文化功能”开始表现出来。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