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寒冬的波士顿港,三十吨武夷山红茶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您
没看错,就是咱福建产的正山小种,当时每磅售价折合现在人民币三千多块。五十多个脸上抹着煤灰的汉子,穿着莫霍克部落的鹿皮裙,抡起斧子对着木箱就是一顿猛劈。这些被后世称作‘茶叶党’的愣头青可能不知道,他们劈开的不仅是东印度公司的货箱,更是在大英帝国铁幕上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裂口。
话说这茶叶在十八世纪可是硬通货,相当于现在的iPhone配爱马仕。英国佬为了垄断茶叶贸易,愣是把殖民地茶税抬到售价的120%。您算算,一船茶叶值多少钱?当年这票人一晚上就扬了价值900万英镑的货,按购买力换算现在得值十几个小目标。要我说,这哪是抗议?分明是行为艺术式的炫富。
可别小看这场闹剧,它把北美十三州逼到了墙角。英国议会反手就颁布了《强制法案》,波士顿港直接封了,马萨诸塞自治权被撸得精光。您猜殖民地那帮乡绅怎么着?人家从费城搞了个大陆会议,把各州头面人物全忽悠来了。这场景就像现在各省首富被物业断了水电,凑钱要换掉开发商。
要说这帮人里最绝的,还得数那个种烟草的弗吉尼亚土财主——华盛顿。这老哥年轻时跟着英军打法国人,在俄亥俄河谷吃过大败仗,连军装都被印第安人扒了。您看他后来当大陆军总司令,打仗就三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整个独立战争八年,正经八百的阵地战没赢过几场,但愣是把英军拖得后勤崩溃。
要说转折点,还得提1777年的萨拉托加。当时英军伯戈因将军带着八千红衫军南下,队伍里还跟着三十多个贵族家的小姐,马车里塞满香槟和蕾丝内衣。结果在纽约北边的丛林里,被大陆军和民兵包了饺子。这场面您想想,就像开着劳斯莱斯去越野,最后陷在泥坑里被老乡的拖拉机围观。
法国人这时候可算逮着机会了。路易十六的密使在费城地下室签援助协议时,墙上还挂着《最后的晚餐》复制品。要我说,这哪是圣经场景?分明是北美十三州最后的晚餐,吃完了就要掀桌子。后来法国舰队在切萨皮克湾把英国海军揍得找不着北,约克镇围城战时,华盛顿的部队居然用上了法国造的最新式线膛炮。
最讽刺的是《巴黎和约》签字那天,英国代表死活不肯和美国人握手。您猜怎么着?富兰克林老头当场掏出个新发明的避雷针,说要不咱们用这个导电?全场哄笑中,日不落帝国的脸算是掉进了大西洋。
要说这场战争给咱什么启示?当年那些抗税的茶商后代,现在华尔街玩着比茶叶暴利百倍的金融游戏。但每当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亮起灯光,仿佛还能看见1776年那个闷热的费城夏天,杰斐逊攥着羽毛笔在《独立宣言》稿纸上划下的墨水渍——那是一个民族用茶叶渣滓浇灌出的自由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