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俞倩)近日,为生动重现西湖龙井茶与果木共生的传统文化景观,构建新型茶园生态体系,西湖街道梅家坞村、翁家山村等茶农自发组织开展茶园植树活动,此次共种植了八棵果梅树苗和两棵白玉兰树苗。
村民徐名骏表示,之所以在自家茶园里栽种果梅树,正是受到了《西湖龙井茶诗词》一书的启发——该书中汇集了899首自唐代以来与西湖龙井茶有关的诗词,其中就有明朝诗人王稚登《西湖竹枝词》——“山田乡土赤如沙,上种梅花下种茶,茶绿采芽不采叶,梅多论子不论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茶园不只是茶树的天地,茶树与白玉兰、果梅等花卉树木相伴相生,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徐名骏站在自家茶园里,扶着新栽的果梅树苗说道:“从年初,我就萌生出了恢复诗中美景的设想。以前总以为单一作物好管理,现在才想明白,老祖宗传统种植的智慧里藏着生态密码,多样化的种植系统才是长久之计。”
满觉陇的村民胡俊晖表示,根据历史记载和村里老人所述,梅茶间作的种植方式自古就有,梅树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固氮改良土壤,其舒展的树冠在盛夏还可遮阴。待到梅果盈枝,这些果实还将成为制作传统糖桂花的重要原料。
此次村民们自发组织的茶园种树活动,一方面传承了西湖龙井茶文化,让古诗中描绘的茶园景象在现实中得以重现,另一方面也是对西湖龙井茶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从茶叶经济到茶楼经济,再到茶园经济,通过打造别具一格的茶园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带动茶旅融合,促进茶文旅、茶研学等茶产业多元发展。栽种的新梅在初夏微风中舒展嫩枝,这片承载着千年茶香的茶山,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诗篇,一幅“茶香梅韵两相宜”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